什么是環評編寫?
環評編寫也被稱為環評編寫報告,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、預測和評估,提出疑問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。簡言之,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,同時還要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。因為環評編寫終還是要為環保服務。
環評的目的還包括核定項目生產規模,生產工藝、生產設備、生產原料、項目環保治理措施的落實運行情況、排污量、排污的達標性以及對周邊環境質量的影響;還要結合項目運營實際情況編制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理預案,為建設項目健全環保管理制度提供依據,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供決策支持。
例如:房地產開發項目,在環評類別中屬于社會區域類別,其涉及到占地、植被破壞、水土流失、施工“三廢”排放、拆遷安置等。只有通過環評編寫,才能對活動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評價,得出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是否在環境載力范圍內。
環評編寫不過關怎么辦?
環評是當今環保形勢下,企業工廠必須進行的檢測項目。如果無視環評檢測,擅自開工,少不了被環保部門處罰,不僅要繳納數萬元的罰款,嚴重時可能要面臨關閉工廠。
環評的難易程度分為三個等級,分別是環評書、環評表和登記表。
1.建設項目可能會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,工廠應該委托有資質的檢測公司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,對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后果,進行全面的評估。
2.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較輕的影響,則應該編寫環境影響報告表,對生產后果進行分析。
3.項目對環境影響非常小,不必進行環評檢查的,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即可。
如果您的環評編寫不過關,建議您找第三方單位進行編寫。事實上,無論是難度高的環評書還是簡單的環評表,工廠及一般企業是不可以做的,必須委托有檢測資格的第三方單位進行。對于企業而言,環評是越早編寫越好,遲也不能晚至開工前。
環評常出現的6個錯誤:
1.工程分析錯誤。當工程分析中出現錯誤,會被環保部門處罰,因此在環評編寫以及其他環保工作中,要及時檢查糾錯,不要等到被罰款才改正。
2.主要環境保護措施缺失。環保一直是常提的話題,一旦開展一個項目,一定要對周邊的環境有詳盡的保護措施。包括植被、動物、土地等的保護。
3.主要環境保護目標遺漏。項目開展后,詳細列出周邊的環境保護目標。
4.噪聲評價預測錯誤。環評機構有責任做好噪聲評價預測,如果一個工廠的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,會影響到周圍居民的生活質量,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。
5.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確定錯誤。
6.大氣評價工作等級確定錯誤等不同方面的質量問題。
在寫環評時一定要規避以上6個常出現的錯誤,當規避這6個錯誤后,環評編寫的過關率就會大大提高。